发起成立协同创新共同体促交通BIM落地
一直以来,交通行业加强合作、合力发展BIM技术的呼声不绝于耳。中国公路学会适需而为,联合上海同豪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中国交通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tBIM创新共同。 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乔云在BIM创新共同体成立准备会上说:成立共同体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共同体的成立可以有效地整合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体制,以此来推进BIM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BIM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为智慧交通的发展和交通强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同时,BIM创新共同体对促进行业BIM技术标准的制定、促进相关政策的落地、推动BIM技术的全面应用上,将发挥重要作用。详细 BIM技术探索与实践的观点争鸣
此次会议学术交流环节紧凑,内容丰富,各家分享的BIM技术探索经验具有相当强的可借鉴性。理论研究方面,周宗泽强调,整个行业必须加强合作,以更好地促进BIM技术的落地;天津理工大学公共项目与工程造价研究所所长尹贻林,以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BIM与人工智能叠加下工程咨询业的机遇与挑战》;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交通行业首席咨询顾问覃松,在《BIMGIS跨界整合之道》中指出,tBIMGIS可提供室内外俱全的数据基础,可成为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的空间数据基础。 应用实践方面,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军伟,介绍了《BIM技术在郑州至西陕高速公路尧山至栾川段的应用》;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朱海涛,介绍了《BIM技术在广吉高速赣江特大桥的全生命周期应用》;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梁旭源,以黑龙江黑河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大桥为例,分析了《BIM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详细 |
![]() 参会代表达成一致,希望BIM创新共同体建立规范的管理和健全的机制。
![]() 对于BIM技术,因为对建筑本身信息的应用还比较落后,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理解范围目前也局限于此。
|
BIM对交通建设管理的价值和作用
利用BIM数据支撑,准确制定成本计划、采购计划、资金计划、周材计划、人员计划,利用BIM技术支撑,制定成本更合理、工期更合理的施工方案,发现技术难点,施工难点,安全隐患。 有利于提升过程计划和资金支付控制能力 项目过程有大量的支付决策,包括供应商、分包商的支付审核。传统的管理手段,往往无法做到及时的、短周期的三算对比,大量管理漏洞问题不能及时发现,BIM技术系统在这方面具有强大的实时数据提供能力。供应商飞单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承包项目大量、普遍地存在,是项目利润最大的一块漏洞,虽然项目上往往会采用视频监控、地磅称等管理手段,一个终极的方法是进行短周期的二算甚至三算对比,预算量与实际消耗量的对比,往往能将问题暴露出来,也是做到材料损耗的总控制。详细 BIM交通的扩展应用
“BIM+ 云” 基于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可将BIM 应用中计算量大且复杂的工作转移到云端,以提升计算效率;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数据存储能力,可将BIM 模型及其相关的业务数据同步到云端,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并与协作者共享;云计算使得BIM 技术走出办公室,用户在施工现场可通过移动设备随时连接云服务,及时获取所需的BIM 数据和服务等。 “BIM+ 物联网” BIM 技术发挥上层信息集成、交互、展示和管理的作用,而物联网技术则承担底层信息感知、采集、传递、监控的功能。二者集成在交通项目上的应用,可以实现交通建设全过程"信息流闭环",实现虚拟信息化管理与实体环境硬件之间的有机融合。BIM 与物联网在交通上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势必将提升到智慧交通的新高度,成为未来交通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详细 |
![]() BIM系统强大的数据能力,可以帮助项目经理从容掌控计划,预知后续进展的资源需求和产值目标。
![]() BIM作为建设的信息革命,将推动交通运输建设事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从管理粗放、劳动力密集的传统产业向技术密集、管理高效的现代产业转型。
|
BIM涵盖了几何学、空间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各种建筑组件的性质及数量等。BIM可以用来展示整个交通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包括了建设过程及运维管理。BIM用数字化三维模型表示真实世界中的交通构件,对于传统电脑辅助用二维矢量图形构图来表示交通对象的方法来说,BIM已给交通行业带来一次变革。
(专题制作时间:2018年1月22日) 中国公路网编辑任燕在线QQ:360638367 电话:13146474233、84990788—1018邮箱:rym@9811.com.cn
有好新闻线索的朋友,可以联系我噢!
![]() |
![]() |